要將電腦中的畫面傳輸到電視螢幕上有幾種方法?我想大部分的作法還是以接上線材為主,不過如此一來電腦與電視的距離就會受到限制。如果有定期收看 老貓測3C 的朋友,應該有印象去年的HIPLUS UP機 IPMB-201E與今年的AWIND McTiVia 麥克TV。不過這次要介紹的則是Intel 最新的技術方案Intel Wireless Display,又稱為Intel WiDi,無線影音傳輸支援1080P畫質與杜比5.1聲道,效果更好。
一、Intel WiDi 簡介
Intel Wireless Display 官方文件:
中 http://www.intel.com/zh_TW/consumer/products/technology/wirelessdisplay.htm、
英 http://www.intel.com/consumer/products/technology/wirelessdisplay.htm
第2代的Intel Core 處理器上市以來,多了許多特別的功能,包含Intel HD Graphics、以及Intel 高速影像同步轉檔技術(Quick Sync Video) ,以及這次的Intel 無線顯示(Intel Wireless Display,簡稱Intel WiDi) 技術。只要電腦支援Intel WiDi技術,搭配上支援Intel WiDi技術的播放盒,就能輕鬆將電腦端的畫面投到電視螢幕或投影機上。影音傳輸方面支援1080p輸出,以及杜比5.1聲道。
可以觀看下方Intel Wireless Display影片介紹,很容易就能清楚Intel WiDi是什麼樣的功能。
首先要支援Intel WiDi需要有支援 Intel HD Graphics 的處理器,所以使用時需要開啟內建顯示,另外還要特定的無線通訊晶片,也就是至少要新一代的Sandy Bridge處理器,目前將這些整合在一起的還是以筆記型電腦為主。至於桌上型電腦目前尚無解決方案,不過如果要普及化,想必之後也有可能開放出來。不過以現階段來說,購買新的筆記型電腦會是較快較保險的方法。如果不知道要購買什麼樣的筆電才能支援Intel WiDi,其實只要認清下方的貼紙即可。
剛剛的介紹影片中有提到要給電視播放,就必需在電視端要安裝接收Intel WiDi的播放器,負責接收WiDi無線訊號,然後再傳輸給電視播放。連接的介面分為類比訊號與數位訊號,因此AV端子、色差端子都算是基本的。不過連接這些端子算是要接較多的線材,所以大部份的播放盒會提供HDMI,只要1條HDMI線就能同時傳輸影像與聲音。
至於連線的方法,是透過WiDi軟體來進行點對點連線,無需透過WiFi無線基地台。Intel WiDi支援2.4GHz與5GHz無線傳輸技術。2.4GHz屬於常見的網路技術,因此Wi-Fi系統、藍芽系統與無線USB等等都是採取此區段,因此容易會造成互相干擾。為了減少無線干擾,便會轉向使用5GHz,在這次的Computex中有許多無線AP廠商也都使用單晶片雙頻802.11n MIMO的解決方案。
想要了解2.4GHz與5GHz更多訊息,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Wi-Fi Planet – 2.4GHz vs. 5GHz Deployment Considerations
Wikipedia – List of WLAN channels
以目前電腦常使用的無線網卡都只能支援2.4GHz,無法使用5GHz頻段,因此才說對於普遍一般玩家的電腦支援性仍不足,直接通通加入筆記型電腦中才較為簡單,或者等到Intel想來教育這一群玩家如何升級電腦與提高支援性。由此可見,傳輸上便不受限於IP分享器影響,確實以1080P高畫質進行傳輸。透過Intel WiDi的播放器出來的畫面,可以做為延伸桌面播放,也能同步於電腦端的畫面,可以做為筆記型電腦的第2個螢幕顯示。
以下為電腦端基本需求
處理器
- Intel Core i7: 640M、660LM、640LM、620M、640LM、690UM、680UM、660UM、640UM、620UM、2820QM、2720QM、2620M、2540M、2520M、2640LM、2620LM、2630UM、2610UM、2530UM
- Intel Core i5: 580M、560M、540M、520M、450M、430M、580UM、560UM、540UM、520UM
- Intel Core i3: 370M、350M、330M
顯示卡
- Intel HD Graphics
無線通訊
- Intel Centrino Wireless-N 1000
- Intel Centrino Advanced-N 6200、6205、6230 或 1030
- Intel Centrino Advanced-N + WiMAX 6250 或 6150
- Intel Centrino Ultimate-N 6300
作業系統 (OS)
- Windows 7 64 位元版本的家用進階版 (Home Premium)、旗艦版 (Ultimate) 或專業版 (Professional)
- Windows 7 32 位元版本的家用進階版 (Home Premium)、旗艦版 (Ultimate)、專業版 (Professional) 或入門版 (Basic)
引用來源:Intel官方網站
二、Intel WiDi 體驗過程
Intel Jeremy 直接以「Intel Wireless Display的一天」來說明Intel WiDi與日常生活中的結合,此段我以影片記錄下來,直接觀看影片更能體會新技術帶來的方便性。各位也能從影片內容中,了解Intel WiDi的軟體設定,以及見識到無線影音畫面的傳遞速度。
首先是早上剛醒來時可能會看看股票,或者可以與朋友先進行簡單的視訊對話。
再來是辦公室的應用,投影機安裝支援Intel WiDi的播放器後,只要有筆電支援Intel WiDi,就能直接連線播放。因此不限於1台電腦而已,只要有支援都能連線使用,所以可以大家互相輪流以自己的電腦來簡報。
回到家後,可以將電腦內的大聯盟棒球比賽或NBA比賽傳到電視上,分享給朋友一起觀看。
回到房間後能與另一半觀看電腦內的影片(無誤)。
三、Intel WiDi 播放器介紹
目前支援Intel WiDi的播放器不多,現場展示了2台:NetGear Push2TV PTV2000 WiDi接收器與D-Link DHD-131 MainStage WiDi 無線播放器。
NetGear Push2TV PTV2000 WiDi接收器 (NetGear官方網頁)。
NetGear Push2TV PTV2000 連接介面都在後方。
NetGear Push2TV PTV2000 主要為類比AV端子與數位的HDMI介面。
D-Link DHD-131 MainStage WiDi 無線播放器 (D-Link官方網頁)。
D-Link DHD-131 連接介面也在後方,還添加顏色來方便玩家安裝。
除了AV與HDMI外,還有S/PDIF 數位傳輸接頭,可以使用光纖或同軸電纜輸出音效。
我想要在桌機上使用WiDi應該很簡單。只要Intel去跟主機板廠商搞定就好。
但最麻煩的還是,現有的桌機與筆電,怎樣才能使用WiDi。
希望貓大之後也能像之前產品一樣,詳細記錄如何連線操作,如果可以拍成影片最好嚕 XD
@Sinchen
不過一但移植到桌機的時候,不知是否會有授權問題,是由主機板廠負責,還是由網卡廠,或者還有其他廠商需要加入一起討論。現有的桌機也至少要新一代的Sandy Bridge以上才有機會,早一點的就只能換電腦嚕。
@Hank
這是一定會的,請放心嚕 🙂
不知道會不會變成直接作成接收裝置讓使用者選購,加裝在主機板上的話,感覺價格會影響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