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 Inspiron 14R的左側連接埠由左而右為D-sub、HDMI、eSATA(也可接USB 2.0裝置)、USB 2.0埠、讀卡機。
Dell Inspiron 14R使用HDMI v1.4 版本,旁邊的讀卡機可支援SD、SDXC、SDHC、MMC、MMC+、MS、MS Pro、xD。
Dell Inspiron 14R右側連接埠由左而右為DVD燒錄機、音訊插孔、USB 3.0埠。
Dell Inspiron 14R前側有LED指示燈。
Dell Inspiron 14R後側連接埠由左而右為網路孔、USB 3.0埠、筆電鎖與電源輸入。
Dell Inspiron 14R底部的散熱孔配置。
Dell Inspiron 14R底部藏了2個2瓦的SRS Premium Sound喇叭。
從底部可以拆下Dell Inspiron 14R的電池。
Dell Inspiron 14R的電池使用48 瓦時鋰離子電池。
三、Dell Inspiron 14R 測試數據
Dell Inspiron 14R (N4110) 系統資訊。
使用Windows 7來簡單測試一下數據。
Dell Inspiron 14R (N4110) 內部可分為2種顯示模式,一種為使用Intel Core i5-2410M的內顯Intel HD Graphics 3000,另一種為獨立顯示卡AMD Radeon HD 6630M,從右鍵「設定可交換圖型卡」來進行設定。
每一家的設定皆有些不同,Dell Inspiron 14R的內顯與獨立顯卡的切換並不是以整個操作模式為主,而是可以讓特定程式來選擇所要執行的顯示卡。使用獨立顯卡注重在效能,而內顯強調的是省電效果。
Dell Inspiron 14R使用內顯情形下,3DMark Vantage分數為P1215。
Dell Inspiron 14R使用獨立顯卡情形下,3DMark Vantage分數為P3819。
Dell Inspiron 14R使用內顯,PCMark Vantage Professional 64-bit的預設模式分數為6119。
Dell Inspiron 14R使用獨立顯卡,PCMark Vantage Professional 64-bit的預設模式分數為6355。
另外,Dell Inspiron 14R支援Intel WiDi 無線顯示技術功能,不過由於身邊沒有WiDi的接收器,因此就沒有特地試試了。
四、Dell Inspiron 14R 心得評論
iqmore:
由於剛借到Dell Inspiron 14R (N4110) 的時候正在忙,因此測試的項目少了許多,只有常見的PCMark與3DMark而已。Dell Inspiron 14R使用新一代的Intel Sandy Bridge平台,搭配Intel Core i5-2410M處理器,再搭配AMD Radeon HD 6630M獨立顯卡,加上處理器的內顯Intel HD Graphics 3000共有2種選擇。2種顯卡的接換設定,與我正在使用的Acer 4820TG情形不同,是依程式來決定要使用哪一張顯卡執行,因此剛開始的操作其實不太習慣。因為需要針對每一種程式都要個別設定一次才行,剛開始的適應期較長一些。
使用內顯與外顯的效能、耗電都有所不同,設定時可以讓玩家自由取捨。由於並不是長期時間使用,一時要說哪一種設定方式較好其實也不太好說明。只是這2種不同的設定方式其他廠商皆有使用,並沒有一定的標準。
由外觀來看,Dell Inspiron 14R在外殼與內部操作區上都有區域採用髮絲紋設計,使得整體的質感表現不錯,只是沒有看到紅色與藍色的表現,不知道效過是否也是一樣突出。
連接埠方面,加入之後主流USB 3.0介面,傳輸的速度比USB 2.0好上許多。雖然在現階段使用USB 3.0的設備可能不多,但由於非常方便,因此要主流化的速度應該非常快,這幾天我也會介紹USB 3.0的隨身硬碟。因此選擇有USB 3.0連接埠的筆電會比較方便,不然筆電想要擴充連接埠很難,尤其目前許多機種已經都拿調擴充卡了。
在效能表現上遊戲與影音都不必擔心,另外還有加入Intel WiDi 無線顯示技術功能,簡單的說,就是可以將筆電的畫面透過無線傳輸至大螢幕輸出,畫質能保持在1080P,只是大螢幕需要再外接一個接收器。目前有許多種無線顯示技術,雖然不保證Intel會是最後的贏家,但至少Dell Inspiron 14R提供了其中一種方案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