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無線網路傳輸出測試時,先把網路頻寬固定於40MHz。其中由於802.11n支援2.4GHz與5GHz,目前先來測試2.4GHz的部分。
雖然ASUS RT-AC66U 無線可支援到450Mbps,不過這也要電腦端支援才行,從無線網路連線狀態為300Mbps,可以看出電腦無線網路卡只支援到300Mbps,不過我們還是來測試一下。
使用iperf來測試,ASUS RT-AC66U 在2.4GHz頻段下使用802.11n來測試,測出傳輸速度為171Mbps。
而要測試802.11n的5GHz頻段時,則將網路頻寬固定於80MHz。
使用iperf來測試,ASUS RT-AC66U 在5GHz頻段下使用802.11n來測試,測出傳輸速度為183Mbps。雖然從數據上來看5GHz只比2.4GHz高出一些而已,不過5GHz的優勢在於干擾性低,因此當旁邊有其他無線設備在使用時,2.4GHz的速度便會下降許多。
整體來看,還是會以5GHz較為穩定。只是以目前來說,支援5GHz的電腦設備端還不多,一般還是需要靠外接網路卡才能達到,除非是較高階的機種才有可能,例如前陣子剛介紹的微星 MSI GT70 Dragon Edition 龍魂機 遊戲筆電。而在支援方面,其實也不太足夠,要找到無線路由器端與接收端的晶片都能充分發揮出實力還是有點難度,還是要經過測試才能確定。
六、ASUS RT-AC66U 最新802.11ac傳輸速度測試
在802.11n的理論速度方面,目前最高支援為450Mbps,不過如果是支援最新的802.11ac,理論數據更達到1300Mbps。只是目前支援802.11n的5GHz頻段的設備已經很少,更別說是支援802.11ac的網卡,甚至是設備端。因此在本次的測試環境中,採用2台ASUS RT-AC66U,透過802.11ac來連線測試,看看802.11ac的速度可以達到多快。
首先使用一台ASUS RT-AC66U做為正常的無線路由器,而將另一台ASUS RT-AC66U視為接收端,並且將運作模式設定為Media Bridge,可透過無線或有線網路提供給更多設備使用。換句話說,只是訊號來源為第一台ASUS RT-AC66U,而傳輸的過程是經由802.11ac通訊協定來傳輸。要設定第一台的無線路由器很容易,我們可以說不用特別去設定即有802.11ac的訊號,而登入的IP也是與之前的狀態是相同的。至於接收端的ASUS RT-AC66U,當設定成Media Bridge後,到時候與第一台路由器成功配對後也不會是「192.168.1.1」,而是視為其中一台設備而已,因此可透過ASUS Device Discovery程式來查詢IP位址。不過要設定Media Bridge的ASUS RT-AC66U,只要先透過網路線連接上,就會自動進入精靈模式設定,過程只要依下列的步驟設定即可,此圖是設定好後才透過ASUS Device Discovery程式來查看狀態的。
當切換至Media Bridge後,在這台ASUS RT-AC66U必須手動輸入要接收的SSID訊號,至於頻段部分由於802.11ac只支援5GHz,因此不必更動。
至於接收進第1台ASUS RT-AC66U訊號後,可以透過這台ASUS RT-AC66U的有線部分分享出去訊號,也能再透過無線分享。因此在此設定的SSID並不是來源的SSID名稱,而是這台分享出去的SSID。
如果想進入Media Bridge的ASUS RT-AC66U,只要輸入該設備的IP位址即可,當然也是要輸入帳號才行。進入後台後,可以發現與路由器模式的介面類似,只是少了許多功能可以使用。此為一般設定→網路地圖,還是可以看到右側可以設定要分享的2.4GHz頻段網路。
至於點選到5GHz頻段,由於與路由器端連線的802.11ac便是5GHz頻段,因此在這裡就無法再進行變更了。
一般設定 → USB應用。
進階設定 → 內部網路(LAN)、系統管理、系統記錄。
將2台ASUS RT-AC66U,中間採用802.11ac協定連接,分別兩端各接上支援GbE(1000Mbps)的電腦端,透過iperf進行傳輸速度測試,測得速度為466Mbps,即系統常見的58.25MB/s,雖然比理論速度1300Mbps少,但已比802.11n快上許多。
七、ASUS RT-AC66U 802.11ac 路由器 心得評論
iqmore:
目前市面上、實際上所提供的無線網路,仍是以802.11n協定為主,而其中更可以分為2.4GHz頻段與5GHz頻段。使用方面會以2.4GHz頻段為大宗,至於5GHz則是因為支援的設備端較少,只有目前新推出的手機、平板或筆電才有比較有可能支援,大部分還是以2.4GHz為主。而2.4GHz與5GHz不是只有在頻段方面不同而已,在使用上來說,由於採用2.4GHz頻段進行傳輸的設備眾多,連藍牙也是採用2.4GHz頻段連接,因此干擾較多,速度不見得很平穩。相較下,5GHz目前採用的設備較少,因此會比2.4GHz穩,也快上一些。以上這些只是2.4GHz與5GHz頻段的一些觀念介紹,不過實測上還是要看無線網路端與接收端的晶片支援性如何才能確定,有些組合上來說2.4GHz還會比較快上一些。當然,越往後的產品來說,選擇5GHz還是會比較好一些。
至於針對ASUS RT-AC66U所支援的802.11ac協定來說,則只支援5GHz頻段,在速度上與干擾上都有不錯的提升。對於連802.11n還不熟的使用者而言,可能連2.4GHz與5GHz還不了解是什麼外,現在還多了一個新技術名詞,一定會有所搞混。以簡單的說,不同的協定技術所提供的速度都有所不同,只要無線發射端以及無線接收端都有支援同樣的協定就能使用了。只是802.11ac規格較新,目前要找到設備端有支援的其實很少,連無線網路卡都不太好尋找。
因此現在購買ASUS RT-AC66U 802.11ac 路由器的話,也不見得是完全沒必要,在802.11n的協定中,ASUS RT-AC66U支援了2.4GHz與5GHz頻段,有線網路支援1000Mbps,可以說在規格上是頂規。只是與一般頂級規格的802.11n無線路由器相比,ASUS RT-AC66U多了802.11ac支援,當使用者日後購買802.11ac無線網卡,或者設備端有支援時,就能立即享用802.11ac所帶來的高速傳輸速度。
以透過iperf的測試速度來說,ASUS RT-AC66U在802.11n環境下,5GHz頻段可測得速度約183Mbps,換算成常見的計算方式即為22.88 MB/s。但在802.11ac下,測得速度為466Mbps,即系統常見的58.25MB/s,很明顯是802.11n的2倍速度。雖然這是透過封包的測試,實際速度還是要以當時傳輸檔案的環境為主,但也能明顯看出速度的等級差異。如果速度再快上一些的話,在傳輸速度方面則會受牽制於儲存裝置的速度(例如硬碟速度),而不是無線網路的速度了。
RT-AC66U在官網的全名為802.11ac 雙頻無線 AC1750 Gigabit 路由器,其中AC1750即是將802.11n的450Mbps加上802.11ac的1300Mbps而成,雖然理論數據與實際數據有差距,但也能看出802.11ac的速度快上許多。其他方面,ASUS RT-AC66U在有線網路部分支援1000Mbps,這也已是目前路由器的主流了,建議玩家除了無線網路外,還要留意一下有線網路的支援性,否則在只支援100Mbps的路由器中,透過有線網路的傳輸速度只有12.5MB/s的極限而已。
ASUS RT-AC66U在背後還有加入2埠USB 2.0連接埠,不只可以支援印表機外,還能接上硬碟分享檔案。在新的韌體中,ASUS RT-AC66U更可以支援ASUS AiCloud,在ASUS RT-AC66U路由器背後接上一個USB外接硬碟後,就能做為一個簡易的NAS使用,提供的功能豐富許多。在老貓測3C中,之後也會針對ASUS AiCloud進行深入的介紹與測試。在硬體規格方面,ASUS RT-AC66U採用Broadcom BCM4706 處理器(600 MHz),記憶體容量為256MB,對一般無線路由器來說等級很不錯了,因此在操作、運算上非常順暢。
整體來說,ASUS RT-AC66U在硬體規格、支援規格以及提供的功能方面都非常豐富,不過在價位上相對也不便宜,售價約新台幣7,290元。但對於想嘗鮮新無線技術的玩家來說,的確是個不錯的進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