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 美商博帝科技 Patriot 粉絲們抱歉久等了,最近適逢各種節日趕貨,小編等也不時需要兼任幫手,PM大人也忙著應對各種供應商缺料、交期延遲等頭痛問題,所以這篇就花了比較久的時間等待空檔才能慢慢整理。小編這裡與PM大人討論後,由於超頻成功與否的機率,需要各個零組件配合才能達到,所以也會由比較粗淺的知識開始講起。但一樣秉持這個系列的目的,講深入的東西,可能每一個名詞都可以寫一篇還弄不完,但PM這邊希望能用最簡單的方式讓各位理解囉。
Patriot旗下記憶體超頻等一缸子問與答系:
Patriot 旗下記憶體超頻等問答 – 上集基礎篇
Patriot 旗下記憶體超頻等問答 – 下集超頻篇
Q1. 請問一下為什麼超頻記憶體產品需要區分為這麼多時脈種類?
A1.
這一題其實要從半導體的基礎來談。所有的半導體不管是CPU、主機板、記憶體等等,只要是IC,都是由沙子變來的,而這些沙子的質量不一,造成後面做成晶圓,就出現了等級上的差異,而這個差異就是時脈。其實就跟特選的農產品一樣,也有優劣之分,米也有好吃跟不好吃的差別嘛。
以CPU為例,最頂級的I9目前有9900K,I7-9700K。這兩個其實是完全一樣的東西,就差在時脈,因此體質比較好的拿來做9900K,差一點的做9700K,更差的關閉些核心調整成I5去,剩下型號以此類推。而以顯示卡為例,GTX2080TI是最頂沒錯吧,但是再來還有次一點的2080、2070,也都是這樣的道理。所以回到記憶體上,顆粒的體質就決定了他的時脈超頻能力,因此會區分出這麼多時脈的產品線,主要也是這個原因。
▲ 這是晶圓,如果你沒看過,現在讓你看看。基本上良率好的晶圓都集中在中央區域,兩邊的很多都會不能用,或者是達不到額定的速率
扣除用料不計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PCB板,各位知道當作半導體基礎的就是這個板子,板子也有分優劣喔。板子的材質是木材,不過卻有層數之分,如我們記憶體4000以上的系列,全部用十層板,其次是八層板,到入門的六層板。主機板跟CPU也是有層數的差異而區分產品的等級。那麼為什麼層數有差呢?這邊要說明的是跟硬體線路規劃設計有點關係的東西,大家把訊號分為電路、資料兩者來看,許多的半導體都有不同的腳位對吧?每個腳位負責的功能不同,傳遞的資料不同,若是把PCB板當作一個平面來看,若是電路跟資料的走線是重疊的,那麼這個資料在傳送的過程中,一定會受到電路的干擾,因此如何把電路與資料分開,透過不同的PCB層板各走各的,就不容易干擾啦。也因此板層數分得越多,連資料走線都能再細分出來,讓訊號保持最純淨的狀態,自然超頻的能力與電氣穩定性也可以獲得保障。
Q2. 請問一下我不懂什麼是超頻,但我只想東西買來裝好就會自己超頻,這樣會很難嗎?
A2.
嘿嘿,這題其實說來有點任性,但這可是消費者心中最真實的聲音,所以PM這邊也有幾點要傳達給大家,如上一題,產品既然在出廠前就已經有先天上差異,因此若是追求極限的玩家朋友們,全部買到頂天的裝備,這樣子要上DDR4-4000以上,或者CPU要跑5GHz,全部都是如走到公園散步般輕鬆,其實這裡也是要說明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但PM大人懂大家都希望能獲得額外的效果,就好像買台車原廠只給你200p馬力,但只要去解個電腦限制,車子馬上變成250p一樣,有種賺到的感覺。
所以PM大人給高頻記憶體設備採購的建議是這樣,若是預算允許,至少要買到I7等級,因為現在的記憶體控制器全內建在CPU內,體質不好的CPU連帶記憶體控制器也差,自然不能穩定跑高速時脈囉。而至於主機板,因為也沒有廠商特別標註自己是用幾層板PCB,因此在選購上,只要是中上的板子(大約是7、8千以上的等級)應該都具備至少4000的實力,也至少是6層板或者8層板的PCB。當然,晶片組不用多說,不是Z370就是Z390了。最後一項就是散熱跟電源供應的產品不要太差,否則超得上去,穩定不下來也是糗。
▲ 在自家實驗室內超頻到4400MHz,並且通過Windows下的燒機測試。
有了這些設備之後,你其實就離【打開就自己超頻的夢想】已經非常接近了,但還有一步需要調整,就是進入BIOS將XMP功能打開,如此下次開機才能真正進入記憶體產品的高時脈運作,XMP是由INTEL定義的功能,與一鍵超頻有異曲同工之妙,例如說我們在出廠前,我們會針對SPD內預先寫好可穩定執行的高時脈頻率,稱為XMP Profile 1好了,另外還可能會在寫一組比較低一點的時脈,稱為XMP Profile 2好了,這兩組XMP可讓您透過簡單的選擇、載入、存檔三個動作就可以輕鬆完成記憶體超頻的功能。
Q3. 請問一下你們哪個產品是海力士顆粒,哪個是三星顆粒,我能指定購買嗎?若不是能退貨嗎?
A3.
這個問題大概是近期被問到最多次數的問題,來問問題的人對於超頻的觀念已經沒有懸念,有的只是因為買不到體質好的記憶體產品可以超出比規格還要更高許多的頻率。其實小編與PM大人都懂,但有幾個現實的因素不得不跟大家解釋一下。首先就是所有的記憶體廠商,只要是市售版本,都沒有去鎖BOM表,也就是沒有限制替代料。因為畢竟三星的顆粒始終賣的最貴,而且還缺貨,我們的採購真的是有一餐沒一餐的搶貨,而且有些顆粒不一定現在體質最猛,以後也會是最猛。
像是近期的Hynix C DIE,俗稱CJR的顆粒,從原本只能到3200MHz左右,到現在很多都可以突破3600MHz,體質最好的可以上4000MHz。這間接也紓解了三星顆粒短缺的問題。不過似乎玩家們不太買單,要求要挑到三星顆粒,這其實對我們來說也頗為困擾,因為缺貨就是缺貨嘛。但退貨條款裡面並沒有說保證某廠牌顆粒,因此要提醒玩家們,不能用這樣的方式要求退貨喔,PM大人會哭泣的。
▲ VIPER RGB 4133MHz系列,目前是只有三星顆粒可以達標,但誰知道未來海力士會不會奮起呢?
那麼目前有甚麼產品是一定會用到三星顆粒的呢?現階段來說,超過4000MHz全部都是三星沒有問題,但也差不多快逼近顆粒的極限,頻率能往上的幅度也不高,而且再上去的極限超頻,很需要CPU與主機板的搭配了,幾乎沒有I5登場的機會。而至於有用戶來問說,它的是AMD,能上4000MHz嗎?這一點我們也只能苦笑,雖然AMD很香沒有錯,但在記憶體超頻部分,它的跟隨腳步還是有點慢,現在搭配AM4 頂級2700X加上X470主機板,能上3600MHz穩定執行就已經可以拍手鼓掌了。
Q4. 請問一下你們在記憶體超頻測試項目中,是用那些軟體以及環境來判定產品是可以穩定超頻執行的呢?
A4.
超頻成功了之後,下一步就是需要驗證系統是否能穩定執行?通常我們的判斷條件是要在Windows的環境下進行燒機測試,採用的軟體是Memtest Pro,這也幾乎是同業各廠之間的共通語言。例如說我們最新的VIPER STEEL 4400MHz這個型號,我們在超頻成功開機之後,會先進行Windows 10的安裝作業,因為這個作業會不斷把安裝碟的來源檔案丟到記憶體內解壓縮運算,然後再安裝到硬碟上,等於是過程中若有解壓縮失敗的問題,就可能代表這記憶體雖可上此頻率,但實際上是無法使用,就會判定Fail。
當系統在4400MHz裝機完成後,於系統開機狀態安裝主版的驅動,並且執行此Memtest Pro進行燒機測試,因為這個測試會造成CPU、記憶體控制器、記憶體本身100%的壓力讀寫測試,因此非常嚴苛,途中只要有出現一個錯誤,也會被判定Fail。通常我們短跑會設定200%,長時間燒機至少24小時,將會突破2000%,而且不能有一個錯誤產生,是非常嚴苛的測試。
Q5. 請問一下我不想要只是XMP這種懶人超頻,我想要自己嘗試來調出最好最快最猛的時脈,有什麼建議的地方嗎?
A5.
這種DIY玩家也非常的多,也相當可愛,有的是希望能從各種錯誤與失敗中學習成功的方法,也有的直接來問說需要調整的項目是那些,所以PM大人這邊先從幾個必調的項目簡單說明一下。
首先是記憶體時脈,也就是DRAM Frequency,在高階的主機板中這個項目是可以自己調整,當然在開始說明之前,前面幾題的條件也是要滿足,今天假設您買了我們的VIPER STEEL 4400MHz,您想要自己調整的話,請一次只調一點點時脈,如4400MHz上去就是4500MHz。
*切記請先保持CPU不要超頻,只超記憶體就好。
▲ 手動超頻的樂趣就是自己來測試裝備的極限,不過對於新手來說要先理解這些功能是在幹嗎?否則挫折感是很大的喔。
其次是第一個時序,CAS Latency,簡稱CL值,這個值大幅影響超頻的成功與否,以我們原廠提供的CL19來說,4400差不多就是這麼緊緻到一拜,再往上的4500MHz,你可能要考慮放鬆這個CL值,可以嘗試的值例如:CL20、CL21、CL22等等都可以嘗試。再來是第二個時序RAS->CAS Latency,這個時序通常會跟第一個時序一樣,但若嘗試超頻的話,建議是比第一個CL值再放鬆,例如CL21、CL22、CL24等等。第三個時序RAS PRE Time,則會跟第二個時序連動,因此不需要調整。第四個時序RAS ACT Time,則需要放鬆到CL38、CL40、CL42或者CL44等等。
再來就是電壓部分,原則上先動DRAM Voltage就好,如4400MHz,已經將電壓提升到1.45v,您可以再加個0.05v到1.5v,不過再往上就不太建議了,很有可能會電爆記憶體。通常這樣的設定就已經可以抓出是否還能再往上了,PM建議大家要先知道自己追求的是哪種極致超頻,如果是主時脈,像是DDR4-4500MHz,4600MH z,那麼CL值最好都先放寬來測試記憶體跟CPU的極限。如果是追求效能型,那麼主時脈可以在維持不動的情況下,把CL值縮緊,例如說CL19改為CL18、CL17這樣依序測試。
*補充觀念,時脈是越高越好,CL值是越低越好。
Q6. 請問一下超頻的記憶體能使用多久?雖然說記憶體是終身保固,但也不希望產品會因此故障或者用沒多久就壞掉,畢竟換貨也麻煩彼此雙方。
A6.
這個問題非常好,凡事過之必逢衰,半導體也不例外,舉個最簡單的例子,PM有個朋友本身也很愛玩電腦硬體設備,早在許久的世代就開始超頻之路,也曾經玩到空冷世界有排名,而且特別愛超CPU,這位朋友曾經表示,像是在Z170的時候,就已經把I7超到5.2GHz來做日常使用,當然冷卻部分一定使用雙塔散熱器配雙風扇,電源供應器用上金牌1000W,然後每天用,連續用。這樣持續了一年多之後,有一天突然不能開機,就嘗試用各種手法如斷電啦、重置主版、把CPU放到另外一張Z170上求預設值先開機,就這樣來回測試,總算開起來,不過也發現無法再超到5.2GHz了,因此之後時脈最高到4.5GHz,電壓也試著調低,延長它的壽命。
因此,調高電壓、時脈,對於主機板、CPU、記憶體都會是同樣的命運,影響壽命是真的,但會影響到甚麼程度,其實還是取決於您的超頻幅度與電壓調整的範圍,另外散熱也有影響,長時間在高熱高壓環境下,零組件的確更容易提前衰老。
因此前面沒有說到的超頻流派,還有一種就是低電壓派,這一派人追求的是極限低電壓的範圍內把時脈調高,例如說記憶體,求1.2v-1.25v的電壓極限,在這個範圍內體質好的記憶體應該有機會上3000MHz或者3200MHz,這樣子其實又可以獲得效能,又可以確保產品壽命,也是一種不錯的超頻玩法。
Q7. 請問一下PM大人自己的設備是什麼?想要跟小魯比一下看看是否PM都像傳說中的用十萬二十萬電腦然後上FB玩接龍呢?
A7.
沒想到有用戶對於PM自己用什麼設備而感興趣,也許就是一種認為術業必定有專攻的理論吧。作為一個超頻記憶體產品的PM,想當然爾自己在用的設備…..其實還真的不是很好。但至少用了Z170加上I7-6700K,搭配M.2 SSD以及DDR4-2133MHz 32GB記憶體,而且還不是RGB,甚至連散熱片都沒有…
等等,超頻PM怎麼沒有用個DDR4-5000MHz這像話嗎??PM大人緩緩說道,其實超頻對於效能的提升並沒有很大的實質上感受,有的大部分都是評測軟體才能看出差異,所以2133插滿4條到32GB,就已經足敷大部分的應用程式跟遊戲使用了,也沒有特別想要超頻,但之前有試過把四條記憶體超到3000MHz,也是穩定使用。因此超頻在個人,PM在辦公室內架設的超頻實驗平台可是頂級的設備,但這些都是給跑分軟體用,自己反而沒有用到,久了其實也麻痺,回家用的電腦也就不是很想去弄它,能夠穩定快速就好。
Patriot旗下記憶體超頻等一缸子問與答系:
Patriot 旗下記憶體超頻等問答 – 上集基礎篇
Patriot 旗下記憶體超頻等問答 – 下集超頻篇
以上原文同步刊登:Patriot 台灣粉絲團